28 September 2011

好書推薦:私家偵探


上一回買中文小說來看,已經是1997年的事了。由於多年來對推理小說的喜愛,加上中文小說裹,推理小說並不常見,便在試一試的心情下,買了這本紀蔚然的私家偵探。

一開始看,便停不下來,真是一本充分展現出台灣在地特色的推理小說,是一本絕對值得收藏的好作品。

為什麼這麼說呢?因為不論在故事的娛樂性、文章的可讀性、內容的深度、或者是對台灣社會的觀察上,這部作品都有令人亮眼的表現。以下內容難免會有爆雷的機會,不想被爆的朋友,我誠心建議你去買它一本,絕不會後悔;還想看下去,不怕被爆雷的朋友,我會儘量為了你們少爆一點。當然,我一樣誠心建議你們去買一本來看看吧。

故事內容很簡單,一個大學教授辭去教職、淡出婚姻,改以私家偵探的身份開始隱居(或者說,是自我放逐;但也可稱為自我追尋)的生活。在設備不全,經驗不足的情形下,從調查一位先生是否涉及對女兒的不當性侵事件開始,漸漸延伸到連續殺人案,甚至連自己都成了嫌疑犯,在各種不利的情形下,展現出堅毅的精神與推理能力,除了替自己翻案,也引導警方抓到真兇,證明了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私家偵探。


全篇故事以第一人稱口吻描述,時而恢諧戲暱,時而鞭僻入理。字句讀來韻味十足,每每讓我拍案叫絕,更像是在看Seinfeld的單人脫口秀,那耍嘴皮子功力的背後,隱藏著深厚且犀利的文化反省,嘻笑之餘,更讓我感受到作者身為知識份子的強烈使命感。


有別於我所接觸的日本推理作品,冷伯(作者的外號)所塑造出來的私家偵探,有著十分典型的華人知識份子的味道;他對家人(母親和妹妹)以及自己都有著強烈的焦躁與不耐煩,對所處的環境(不論是工作環境或者社會環境),更充斥著格格不入、不能滿意、無法苟同妥協的氣憤無奈。說他是個憤青偵探,一點也不為過。而這樣的憤青偵探在日本推理作品中,即便是社會派作家如松本清張或宮步美幸筆下的偵探,也從沒出現過。這點,十分讓人驚豔。就連在和推理過程沒什麼相關的故事內容中,冷伯也會順道打一耙電視名嘴和媒體亂象,好好修理一番這些台灣亂源,相信很多讀者看到這裹,也會會心一笑。這本小說確實深具台灣在地特色。

談到推理小說,不免會從解謎與動機兩個層面下手解析。說實話,這本私家偵探,並不是走本格派的路線。它沒有精密的機關設計、密室殺人、身份互換、或者各類現實生活中意想不到的怪異犯案手法,這點對於追求怪奇路線的讀者們或許會覺得小小失望。但是,以身為一本推理小說而言,這本私家偵探算得上是十分依循傳統的作品。書中偵探所仰賴的工具僅有手電筒一隻和他的頭腦。破案全憑有限的線索,大膽的假設與冷靜的推理。很有古典風格,又像是在像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致敬一樣,刻意捨去廿一世紀的科技辦案,謹守本份卻又傲驕地展現推理的本質之美。

而在犯案動機部分,犯人因成長過程中的遭遇,產生人格上的偏執與妄想,對該私家偵探產生偶像崇拜,之後卻又因為對他失望而自覺應該要度化他,為此目的,不惜安排連續殺人事件,並且毫無罪惡感。這點和其它小說或電影常見的手法一樣,將犯人描述成精神異常的智慧型罪犯。然而,不同於國外作品,作者在描述犯人曾承受的不當遭遇時,順道又再暗批了一頓台灣本地(如軍隊)存在的霸凌現象。這也使得本書讀來讓人格外有親切感,因為書中所談到的種種生活經驗,正足以在讀者們心中引起呼應。

當然,真的要挑剔也是絕對有得挑。像是解決第一個案子時,吳誠(該私家偵探)也實在太好運了一點,推理過程明顯很外行,讓人十分懷疑他的能力。當然,這也可能是作者刻意安排成的橋段,目的是為了讓讀者相信他是個新手偵探。另外,故事中引用金剛經講錄裹的經句,對一般讀者來說,並不是很好理解。這也使得讀者在了解犯人的動機時,少了一點心有同感的機會,稍微可惜。還有,犯人在故事最後才現身,之前完全沒有任何線索,對喜愛跟作者鬥智的推理迷而言,這個作法是很犯規的;不過,就故事的懸疑性與娛樂性而言,這樣的轉折倒也提供了許多新鮮感。

總的來說,我十分推薦這本私家偵探,不單因為它讀來文筆流暢、戲而不暱,更因為它與本地當下的文化現象,緊密接合,並且道出許多台灣人對於台灣目前社會現象的看法與心聲。這些都使得這本小說有別於歐美或日系推理小說,而能自成一格。相信一定會受到本地推理迷們的喜愛。

看完這本書以後,我最好奇的就是,這憤青偵探,不,私家偵深,第二集什麼時候要出啊?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